【马院前沿】马克思主义学院赴桂林市雁山区大埠乡开展乡村振兴调研
为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推动理论教学与乡村实践深度融合,2025年9月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翟婧伟、李薇副教授及刘佳、莫永芳、陈家凤教师组成调研组,赴桂林市雁山区大埠乡开展乡村振兴主题调研活动。
考察伊始,双方在大埠乡人民政府举行座谈。会上,大埠乡乡长与党委宣传委员详细介绍了大埠乡立足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与成果。翟院长对大埠乡的热情接洽表示了感谢,指出大埠乡在乡村振兴与特色产业发展中的生动实践,与我校思政课教学内容高度契合,能够成为丰富师生教学体验的“行走的思政教材”,并明确提出了拟与大埠乡共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意向。
座谈结束后,在大埠乡乡长邓贵芳等人的带领下,调研组深入实地走访调研。首站抵达大埠乡陶家村,村支书带领考察组先后参观了当地的农耕设施与荷花种植基地,直观地领略与感受了当地乡村产业与生态融合的发展模式;第二站,考察组来到现代设施农业基地大埠园区,园区负责人围绕集约化管理、规模化种植等规划,为调研组进行了详细且深入的讲解,随后,调研组走进种植大棚,实地查看经济作物生长与培育情况,深入了解现代农业对乡村增收致富的带动成效;最后一站,考察组前往大埠乡思上桥村,参观了有着全国“美丽庭院”美誉的红顶花园,红顶花园的负责人向考察组详细介绍了该花园以景观资源为依托、带动周边村民就业的乡村旅游运营模式,展现出乡村旅游在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图1 考察组参观陶家村

图2 考察组参观现代农耕设施

图3 考察组参观现代设施农业基地

图4考察组参观红顶花园

图5考察组与大埠乡乡长等人合影
此次调研活动为双方合作搭建了良好桥梁。这不仅让调研组深入了解大埠乡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经验,也为我院打造特色实践教学平台、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提供了优质资源支撑。
(一审:刘强;二审:王明成;三审:翟婧伟)








